食谱纵谈:《秘传食谱》第四篇,兽肉门菜式揭秘讲解(1) 天天微资讯

来源:粤厨宝典潘英俊   2023-06-01 08:37:14

本文系《粤厨宝典》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,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

前言 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尽管《三字经》有“猪牛羊、人可饲”的教诲,但《秘传食谱》却没有野兽与畜兽之分,除畜兽只有一种,即猪列有“猪门”之外,其他野兽、畜兽都列在“兽肉门”之内。如牛、羊、驴等。

这里专收牛肉类。

秘传食谱-兽肉门

正文 :

第一节 炖牛肉

预备 :

[材料]黄牛肉五斤,滚开水一大壶,烧酒适量,净水适量(水、酒两物配法临时斟酌,要盖过肉面一寸以上为度),白净少许,生姜数片,葱一结,茶叶三钱,花椒五分,八角五分(茶叶、花椒、八角三物须用夏布包好)。

[特别器具]大风炉一个,大砂锅一个(或用平常的锅),厚棉纸数张,坚木炭二斤。

手术 :

[第一步]将牛肉切作二两余重一块的方块,用滚开水浇淋两次,再放进冷水内洗净一次。

[第二步]将洗过的牛肉先放在锅内乾( 潘老师按:干 )炒( 潘老师按:此“炒”正写为“煏” ),直炒( 潘老师按:此“炒”正写为“煏” )到肉内水已出净,即便盛起。

[第三步]用大沙锅一个,将肉放入(或仍将原锅洗净,将肉仍放在里面),酌量加上烧酒同水,要盖过肉面一寸为度;并连白酱油、生姜片、葱同茶叶、花椒、八角的布包( 潘老师按:加上 )。( 潘老师按:将大沙锅 )放到大风炉上,加好坚实的木炭去炖。炖时锅盖务要用( 潘老师按:厚棉 )纸封好,勿令走气、走油最为要紧。

注意 :

[手术]第二步炒( 潘老师按:此“炒”正写为“煏” )乾( 潘老师按:干 )牛肉水气时,总以适度为贵;过炒( 潘老师按:此“炒”正写为“煏” )久了,( 潘老师按:牛肉 )那水仍旧会缩到肉里去的。

[火候]炖牛肉时,大约五斤肉要用两斤坚实木炭一总放在大风炉内,只等木炭烧尽,便是恰好火候。

潘老师按 :

注1:本节标题只写“第一”而没有“节”,今补上。

注2:食用的牛主要有“黄牛”及“水牛”两种。

“黄牛”是旱地牛,耕力不及“水牛”,故肉质相对没有那么艮韧。

“水牛”是沼泽牛,耕力强,故肉质相对艮韧。

实际上,就味道而言,“水牛肉”较“黄牛肉”的香,一直以来只有粤菜厨师对其烹饪技法深得要领,其他地方唯有主攻“黄牛肉”。

另外,民间有“牛不上筵”之说,因此,用牛烹制的肴馔并不多见。

黄牛

水牛

第二节 红烧牛肉

预备 :

[材料]黄牛肉一斤,滚水适量,葱五六根(结成结),生姜数片,红酱油、盐适量。

[特别器具]与前相同。

手术 :

[第一步]先将牛肉洗净,切成稍大块子候用。

[第二步]先将锅中煮水到滚,乘滚将牛肉放入(水要预先沽计,须以盖过肉面为贵),加上葱、姜,炖两三点钟;等肉已烂,加上酱油同盐合味,再炖一刻,等汤汁渐渐收乾( 潘老师按:干 )便好。

注意 :

[手术]如第二步煮牛肉时,要拿滚水下锅;少煮一刻肉就嫩的,若多煮了,肉就会变老。

其余一切注意的地方均同前节一样。

红烧牛肉(头条推荐图片)

潘老师按 :

注3:这节所说“ 少煮一刻肉就嫩的,若多煮了,肉就会变老 ”应该是少煮一刻为嫩,多煮就会艮。

但不管怎样说都有点疑问。

食物不是越煮越腍吗?怎么多煮就会艮。

实际上肉料在加热时会有三个主要的反应。

第一个反应是肉料刚遇热时发生,肉料纤维随即热胀,此时肉料就会呈现嫩而多汁的质感。但维持的时间视肉料而定,但总体都非常短,可以用一瞬间来形容。

第二个反应是肉料彻底遇热时发生,除非是腐败肉料,否则肉料纤维会在一瞬间后由热胀变为热缩,质感由嫩变为艮。这个反应会因应肉料纤维的强度而决定可维持的时间,一般而言,牛肉会比猪肉长。

第三个反应是肉料深度遇热时发生,肉料纤维终于忍受不住长时间的高温摧残而崩断,就会呈现腍的质感,或是燘的质感。如果继续加热,又会呈现霉的质感。

所谓的“火候”,其实就是取这三个反应中的片断。

第三节 酱煨牛肉

预备 :

[材料]一切均同前节一样,可以酌量加减。另备豆板( 潘老师按:疑为“瓣”字 )酱一大碗备用。

[特别器具]一切均同前节一样。

手术 :

一切手术都同前节一样。但肉已炖烂时,须等将汤缓缓熬干或将多余的汤略略倾去,再加上豆板( 潘老师按:疑为“瓣”字 )酱一碗十分拌和( 潘老师按:及 )略煮一透( 潘老师按:“透”疑为“过”字 ),即便起锅。

酱牛肉(头条推荐图片)

第四节 炒牛肉(一)

预备 :

[材料]瘦牛肉一大块,滚水一壶,蔴油( 潘老师按:芝麻油 )适量,生姜丝、冬笋丝、白酱油、绍兴酒、净水、纤粉( 潘老师按:现在多写成“芡粉” )都各少许。

手术 :

[第一步]先将牛肉用冷水漂洗一次,再用滚水漂洗一过,去尽筋络,切作丝子。

[第二步]将蔴油( 潘老师按:芝麻油 )入锅炼滚,倾肉入内,炒十余下,加进生姜丝、冬笋丝、白酱油、绍兴酒、净水,再炒几下起锅。或再加一些纤粉( 潘老师按:现在多写成“芡粉” ),肉味极好。

附注 :

将牛肉切成片子,如法炒制,就是炒牛肉片。

潘老师按 :

注4:此节标题原还有“ 附:炒牛肉片 ”一句,这里删除了。

注5:此节的炒牛肉按现在的眼光回看确实有点奇葩,牛肉不用腌制,而是“ 用冷水漂洗一次,再用滚水漂洗一过 ”。

为什么会这样做呢?

估计前辈厨师发现牛肉具有较强的受水能力,将牛肉放入凉水中,就会吸入一些水分,从而收到疏松牛肉的效果,及后再加以用滚水一烫,牛肉就呈现疏松并易于被人咀嚼的结果。

事实上,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,而且还以泯灭牛肉味道为代价。

当然,如果没有前辈厨师大量的试探,就没有现在的美食了。

第五节 炒牛肉(二)

预备 :

[材料]嫩牛肉一斤,鸡蛋两个(打开只取蛋清),猪油适量,绍兴酒、白酱油、盐都适量,纤粉( 潘老师按:现在多写成“芡粉” )少许。

手术 :

[第一步]将牛肉同上节洗漂乾( 潘老师按:干 )净,去尽筋络,切作丝子(或切片子),在打好鸡蛋清内拌匀一过。

[第二步]将猪油入锅熬滚,倾肉入内不停手炒一二十下,加上绍酒、酱油、盐、纤粉( 潘老师按:现在多写成“芡粉” )再炒到好起锅。

注意 :

[手术]这物切忌久炒,炒得过久,( 潘老师按:牛肉 )会变老的。

潘老师按 :

注6:此节做法说明前辈厨师已开始感觉到调节牛肉的酸碱度(pH值)会使牛肉获得嫩滑的质感。而调节牛肉酸碱度(pH值)的材料,前辈厨师选择了鸡蛋白(蛋清)。

事实上,前辈厨师选择了鸡蛋白(蛋清)作为调节牛肉酸碱度(pH值)的材料还有一段典故,详情请参阅《厨房“佩”方·第五章·蛋清的知识》。

待续 ……

粤厨宝典

精彩推送